臺灣鄉城素描-土地

蘊孕人類出生成長,人和土地的密切關係,從人的生命誕生,乃至生活作息,土地自然環境,與生命人文動靜,不聲不息,無止境界地觸動。

歲月亦土地的世界;河流、湖泊、草原、海洋、森林、花草,生物、植物、動物等,顯著跟土地相依為生,百物千眾萬象,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三才,日月星三光,看在和諧歲月,肥沃土地。

台北建城已131年,台灣北部首善之都, 淡水河流域城市,河岸週邊設休憩公園,早期曾有小舟橫渡河岸對面,今已成生活歲月回憶。1993年拍攝於 臺北市大同區
台北建城已131年,台灣北部首善之都, 淡水河流域城市,河岸週邊設休憩公園,早期曾有小舟橫渡河岸對面,今已成生活歲月回憶。1993年拍攝於 臺北市大同區

台灣四面環海,屹立海洋中,與世界不同環境的島嶼國家,是特殊的一個海洋人文舞台,世界對美麗的福爾摩沙、產生特別觀點,東方的情境視界。1992年拍攝於 宜蘭縣頭城鎮
台灣四面環海,屹立海洋中,與世界不同環境的島嶼國家,是特殊的一個海洋人文舞台,世界對美麗的福爾摩沙、產生特別觀點,東方的情境視界。1992年拍攝於 宜蘭縣頭城鎮

土地是人成長的根,依山傍水、臨海近田,人在各種環境都能適應,像出生在鄉村田園的人,就有樸實憨厚性格,作息簡單,悠哉歲月生活。1992年拍攝於 宜蘭縣三星鄉
土地是人成長的根,依山傍水、臨海近田,人在各種環境都能適應,像出生在鄉村田園的人,就有樸實憨厚性格,作息簡單,悠哉歲月生活。1992年拍攝於 宜蘭縣三星鄉

童年時代、在宜蘭家鄉生活,蘇澳鎮南方澳漁港,每到出海捕魚回航時,漁家帶回滿滿的鮮魚,出海的風險與辛苦,完全回報豐收之餘。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蘇澳鎮
童年時代、在宜蘭家鄉生活,蘇澳鎮南方澳漁港,每到出海捕魚回航時,漁家帶回滿滿的鮮魚,出海的風險與辛苦,完全回報豐收之餘。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蘇澳鎮

蘭陽平原、是台灣三大平原之一,處於東部的家鄉宜蘭,不折扣不魚米之鄉。一到稻穗收成之季,收割後稻草,農家紮一欉堆成一團,放置堤防邊與土地互動。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五結鄉
蘭陽平原、是台灣三大平原之一,處於東部的家鄉宜蘭,不折扣不魚米之鄉。一到稻穗收成之季,收割後稻草,農家紮一欉堆成一團,放置堤防邊與土地互動。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五結鄉

鄉村田地和水源連結一塊,田埂邊設有幫浦,以利於田地灌溉,但這大地泉源之景,時代進步的今天,現在的土地已不多見了!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五結鄉
鄉村田地和水源連結一塊,田埂邊設有幫浦,以利於田地灌溉,但這大地泉源之景,時代進步的今天,現在的土地已不多見了!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五結鄉

西方屋上提琴手,似浪漫歲月情境留下的,卻給人無限遐思。東方的堤防漫步,是鄉間家戶忙完農事,順著堤防便道,目送夕陽下山回家。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五結鄉
西方屋上提琴手,似浪漫歲月情境留下的,卻給人無限遐思。東方的堤防漫步,是鄉間家戶忙完農事,順著堤防便道,目送夕陽下山回家。1994年拍攝於 宜蘭縣五結鄉

農業生活歲月,到工商業社會的時代,是不同之世代,那古樸和素雅的年代,似乎消失不存在,光影印人與土地,留下耐人尋味的影像。1983年拍攝於 臺北市北投區
農業生活歲月,到工商業社會的時代,是不同之世代,那古樸和素雅的年代,似乎消失不存在,光影印人與土地,留下耐人尋味的影像。1983年拍攝於 臺北市北投區

過去和現在,確實有不一樣型態,現在過科技生活的我們,有時回顧昔日情景,人事物景的可愛,浪漫情意時光不再,看見攝影真情的實在。1983年拍攝於 臺北市北投區
過去和現在,確實有不一樣型態,現在過科技生活的我們,有時回顧昔日情景,人事物景的可愛,浪漫情意時光不再,看見攝影真情的實在。1983年拍攝於 臺北市北投區

閩南式建築風格,一向是台灣重點的保留,桃、竹、苗,中南部鄉鎮地區,閩南、客家宅院完整風貌,展現鄉村別於都會的風貌。1991年拍攝於 桃園市大溪區
閩南式建築風格,一向是台灣重點的保留,桃、竹、苗,中南部鄉鎮地區,閩南、客家宅院完整風貌,展現鄉村別於都會的風貌。1991年拍攝於 桃園市大溪區

台灣四周分佈著許多島嶼,大大小小屹立於海洋中,金門、馬祖、澎湖、蘭嶼、綠島、琉球等,還有其它數不盡小島,形成特殊的海島天堂風景。1994年拍攝於 連江縣莒光鄉
台灣四周分佈著許多島嶼,大大小小屹立於海洋中,金門、馬祖、澎湖、蘭嶼、綠島、琉球等,還有其它數不盡小島,形成特殊的海島天堂風景。1994年拍攝於 連江縣莒光鄉

台灣森林資源豐富,阿里山、太平山不用說:還有合歡山、奇萊、大霸尖及玉山,福爾摩沙知名,來自土地蘊孕。1992年拍攝於 宜蘭縣羅東鎮
台灣森林資源豐富,阿里山、太平山不用說:還有合歡山、奇萊、大霸尖及玉山,福爾摩沙知名,來自土地蘊孕。1992年拍攝於 宜蘭縣羅東鎮

環境寧靜、生活悠閒,是鄉村的特質,台灣東部鄉城;宜蘭、花蓮、台東早期被叫後山,意思是交通不方便,安靜的人,面對土地風光視野無限。1995年拍攝於 宜蘭縣冬山鄉
環境寧靜、生活悠閒,是鄉村的特質,台灣東部鄉城;宜蘭、花蓮、台東早期被叫後山,意思是交通不方便,安靜的人,面對土地風光視野無限。1995年拍攝於 宜蘭縣冬山鄉

寬廣遼闊曠地,抬頭一望無際,是鄉村不同都會土地,旅人、行人的行腳,當下感受到大環境的寂靜。2007年拍攝於 金門縣金湖鎮
寬廣遼闊曠地,抬頭一望無際,是鄉村不同都會土地,旅人、行人的行腳,當下感受到大環境的寂靜。2007年拍攝於 金門縣金湖鎮

天氣、時候之間變化,是很難意料,在純樸鄉間慢部移動,感覺自由自在,突然間來一場雨,瞬間心情沉寂,即進入時空迷境。2012年拍攝於 雲林縣二崙鄉
天氣、時候之間變化,是很難意料,在純樸鄉間慢部移動,感覺自由自在,突然間來一場雨,瞬間心情沉寂,即進入時空迷境。2012年拍攝於 雲林縣二崙鄉

島嶼是台灣的記號,也是海洋特殊景觀,美麗彎曲海岸線,植物耐人尋味生長,人們顧著弄潮戲水,不知海洋生態世界。2005年拍攝於 金門縣金湖鎮
島嶼是台灣的記號,也是海洋特殊景觀,美麗彎曲海岸線,植物耐人尋味生長,人們顧著弄潮戲水,不知海洋生態世界。2005年拍攝於 金門縣金湖鎮